九五至尊VI
-安全保卫处、武装部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首 页
法制教育
当前位置:首页>>法制教育>>正文
反间谍法宣传日|牢记保密防谍常识 ,做国家安全的守护人
2023-11-01 15:37审核人:

反间谍法宣传日

牢记保密防谍常识,做国家安全的守护人




今年是反间谍法颁布实施第9年,也是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实施的第1年,在反间谍法宣传教育日到来之际,让我们一起学习反间谍和保密知识,做国家安全的守护人!

谍影重重,间谍案件触目惊心

1

加拿大公民康明凯,曾任驻北京外交官,后加入国际危机组织。他以伪造商人身份,虚构经商事由的方式进入我国,搜集了大量涉及我国国家安全的信息,其中包括数份机密级国家秘密和情报。

案例2


某市国家机关处长岳某,在某地餐厅与境外间结识,后被利诱策反,保持了长达10年的情报关系。期间,他通过盗取。拷贝等方式获取7400多份文件资料,包括绝密级、机密级。秘密级文件500余份,涉及我国新型武器装备等核心内容。




案例3

西北工业大学电子邮件系统发现-一批打着“学术”幌子的钓鱼邮件,内含木马程序,引诱部分师生点击链接,非法获取邮箱登录权限。攻击源头系美国国家安全局(NSA) 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(TAO) ,旨在通过网络攻击窃取西北工业大学核心运维数据,对我国基础设施进行渗遗控制。

案制4


某企业技术人员刘某,曾在多家招聘网站上投放个人简历,被境外间谋以“兼职”名义策反,向其打听我国某新区规划、建设等情况,并要求其搜集国内多家重要电站的施工现场照片及相关纸,承诺给予6万元报酬。就在双方准备交易时,国家安全机关办案人员将刘某抓捕归案。




间谍组织重点策反人群

( 1 )容易接触、知悉国家秘密的公职人员。

( 2 )军人,特别是退伍军人。

( 3 )科研单位工作人员,特别是国防科研单位工作人员。

(4)重要企业员工,特别是军工企业员工。

( 5 )高校师生,特别是留学生。

此外,境外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策反的目标群体逐渐呈年轻化趋势,军事发烧友、年轻网友等亦成为其重点关注目标。

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常用渗透策反手段

( 1 )利用金钱策反。

( 2 )利用美色策反。

( 3 )利用个人污点策反。

(4)利用个人隐私策反。

( 5 )利用个人诉求策反。

(6)利用亲属策反。

( 7 )利用网络策反。

(8)利用“民族认同”渗透策反。




间谍常用伪装身份

( 1 )学识渊博的“海外研究学者”。

( 2 )关怀备至的“完美情人”

( 3 )扶危助困的“好心人”

(4)他乡遇故知的”老乡”。

( 5 )志趣相投的”军事发烧友”

(6)爱好摄影的"城市规划师”。

( 7 )不起眼的“保洁人员”。

(8)专业高端的“咨询公司”

公民日常防谍注意事项

( 1 )自觉学习国家安全保密常识,接受安全保密教育,提高安全防范意识。
( 2 )日常工作生活中,不私自打探、传播国家秘密和敏感信息,不非法获取、持有、买卖涉密文件、资料。捡拾到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、资料或其他物品,应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、公安机关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。
( 3 )网上交流不发表涉及国家秘密的言论,不涉及我军武器装备、军事部署、军事演习等敏感话题,不发布涉及国家秘密的图片、视频、音频资料。
(4)微信、QQ、钉钉交流或网络求职中发现有要求提供党政、军工、科研单位涉密信息、内部敏感信息,或者高薪求购涉密资料、内部刊物等的,应提高警惕,予以拒绝。
( 5 )不带境外人员参观或进入非开放区域、场所,不填写境外人员发放的各种调查表,或替他们撰写社会调查方面的文章。发现有人在军事禁区或军事管理区非法拍摄或测绘的,应予以制止,并报告国家安全机关、公安机关等部门。
(6)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,要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。不为境外人员提供或代购内部读物和资料。

关闭窗口
新闻动态 | 武装工作 | 规章制度 | 法制教育 | 消防安全 | 学院首页

版权所有:九五至尊VI 安全管理处